提倡深蹲救台灣的怪獸訓練教官提到的「兩側性缺失(bilateral deficit)」: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的何立安老師分享:今天研究生問了我一個好問題:「肌力訓練裡,何謂bilater
al deficit?又有何應用價值?」 所謂的bilateral deficit,中文叫兩側性缺失,是在描述人體的一個有趣現象
,用最粗略的方式來講,就是當我們身體兩側同時用力的時候,所能 產生的最大力量其實小於單側各自用力的總和,舉例來說,某人用雙 腳做RDL的時候,所能成功舉起的最大重量若為100公斤,我們 大概可以大膽的假定,此人的單腳RDL可以輕易超越50公斤。 這種現象是為什麼呢?研究認為人在兩側同時用力的時候,神經對運
動單位的徵召其實是略為減弱的,這個現象對我們又有什麼應用價值 呢?這現象告訴我們,很可能目前被當做「補強訓練」、「輔助訓練 」的單腳RDL、單腳半蹲、單邊肩推、單手抓舉、單腳蹲跳等動作 ,其實可能有比「主菜」還要強的刺激。 傳統肌力訓練強調非常重的背蹲舉,因為高強度的壓迫可以引發體內
合成性荷爾蒙的分泌,不過一篇2012年的研究發現「背蹲舉」( 雙腳用力)和「後腳抬高式蹲舉」(單腳為主)可以引發類似的睪固 酮反應,似乎顯示舉起的絕對重量不見得是關鍵,身體因姿勢而遭遇 到實質壓力才是。 先別急著把你的訓練法改掉,但是持續關注這類的資訊,科學化訓練
應該很快會有答案。
文獻是這一篇「Effects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lower-body heavy resistance exercise on muscle activity and testosterone responses.」來看一下摘要:
單肢(Unilateral)及雙肢(Bilateral)下肢的重阻力訓練(Heavy Resistance Exercise, HREs)被用於肌力的訓練。很少研究在探討這些動作造成肌肉活化(Muscle Activation)及睾酮(Testosterone, TES)的差別。我們的目的在於藉由表面肌電圖(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及TES濃度來比較單肢及雙肢下肢HRE在肌肉活化的效果。10位有阻力訓練經驗的大學男性運動員(足球、田徑),讓他們進行雙肢[背蹲舉, Back Squat(BS)]及單肢[後蹲抬高蹲, Pitcher Squat(PS)]的訓練。(測試方式請自行下載文獻) … 比較BS及PS,即使PS的絕對工作量比較少,但他們有類似的下肢及背部的sEMG及TES反應,而這各意指神經肌肉及荷爾蒙的需求。當在設計以地面為導向的訓練計劃時,PS 動作可能是一個有效的方式,可以將單肢動作加入到下肢阻力訓練中。
而以改善骨骼強度來看,從《如何藉由運動來改善骨略強度》這篇文章,似乎還是「重量」是個關鍵,有多少重量是紮實的負荷在脊椎上,以這點來看,雙肢動作比單肢動作可以承受的更重,更有利於改善骨骼強度,而是否單肢訓練改善骨骼強度的效果也跟雙肢一樣呢?這就要持續觀望運動科學的研究。延伸閱讀…《單邊訓練unilateral-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