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山姆伯伯工作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99

[登山肌力案例分享] Shade Maker Team 閒雲任性團 祐璽登山嚮導

$
0
0

登山需要的為什麼不是最大肌力?登山是一項耐力型運動,可以把它視為一種超高反覆的負重分腿蹲,當越接近登山活動,我們越要將訓練目標放在「肌耐力」而不是最大肌力,這才符合實際需求,否則可能帶著自信滿滿的肌力,但卻出現掉漆的表現,問題不在於肌力,而在於沒有「轉換」成符合需求的能力。

ShaderMakerTeam

這是從事登山嚮導的學員,將他所看到的問題反應給我,而我做了以上的說明。

Shade Maker Team 閒雲任性團 祐璽登山嚮導,希望我幫他安排登山的肌力訓練計劃,讓他準備好接下來的挑戰,所以我幫他安排1x20RM的訓練計劃,而以下是他的回饋:

這回合刻意安排規律的訓練主要是為了八月底與十月底協助公共電視拍攝群山。

這次路線是七天六夜雪山西稜,分配的工作主要是背負食材與廚具以及生態調查的器具。

最有鑑別度的路段分別是七卡山莊直奔翠池山屋與大雪山直下28.5K林道。一個是陡上近一千,一個是陡下近一千。

以七卡到雪山圈谷移動時間不超過五小時,上坡走起來可以保持身體直立而非微微前傾,移動維持一定速度且持續。從雪山再往下進入翠池時,身體雖然有疲累感,但都還在可以控制身體運動狀態下進行。

大雪山叉路口到林道28.5K陡下,行程接近尾聲,而這趟陡下亦有額外再多負擔一些重量,移動步伐是輕盈、身體(重心)轉換方向是流暢,在感知空間落差與腳點踩踏亦是平順。

藉由上述這兩個區段運動表現來檢視規律訓練與課表是否有效?或能夠真正改善身體素質帶著身體的使用者去完成想完成的目標,結果是令人滿意的;而且也多了更多的能量欣賞風景,令人心曠神怡。

關於登山肌力,我覺得民眾或肌力愛好者會有一些誤解,像是用居家復健當作肌力訓練(如坐姿抬腿、靠牆深蹲等)、輕負荷做高反覆次數,或者追逐最大肌力等,對初學者來說,也許都會進步,從訓練邏輯來看,並不符合實際需求,但由於沒有實際的比較,所以我們並不會認為自己的訓練是有盲點的。

對一般民眾或者登山經驗豐富的嚮導來說,1×20RM訓練計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山姆在自己及幾位登山的學員上都看到很好的成效,若你希望是更好的登山表現,值得一試。

以上分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9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