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友人的介紹才知道林兩傳中醫師(康健雜誌:庖丁解牛 輕柔化解筋骨僵硬),這位醫師在他個人的臉書上分享給讀《解剖列車》一書人的建議:
《解剖列車》一書中所說的筋膜特徵為肢體的連貫與限制。
但在實際臨床治療上,結構網絡的特徵是“滑移”,是深淺層網絡間的滑移。
滑移造成深淺層間互相牽扯的張力增加,是肌肉變緊,活動角度變小,甚至是造成功能性疼痛的主因。要理解這種滑移變化,依靠的是手下感受到的張力變化,再多的解剖學知識也是無用。
滑移,主要來自深淺層結構網絡的不協調,淺層(長程)的網絡變化來自足弓的變形或是骨盤的錯位。深層(短程)的網絡變化來自肌肉的受傷或過度使用,也會來自臟器的體積變化。解剖知識只是在尋找張力變化時較精準定位用。
就治療上而言,張力的尋找像是眼睛看,解剖知識像地圖。有眼睛沒有地圖,多找幾次,慢慢累積經驗還是找得到。有地圖沒有眼睛,像變形蟲試誤,根本不知道目的地是什麼。
所以問題在怎麼摸清楚不同層次的張力變化,知道變化的來源及前因後果,這是動態的變化,與原始解剖位置關係不大。要找的是原始位置的後續變化,所以讀解剖的原始位置,不管多細膩的描述,都不可能知道病理變化的。
如只是依照病人症狀描述,然後照解剖知識去處理,不管是所謂的局部筋膜鬆解,或是針刺刀切,都可能是把被代償的地方弄的更紊亂而解消當下症狀,其實很可能是誅伐無過,製造後續更多問題。甚至壓痛都不能做為確切可處理的依據。
這是給讀《解剖列車》的人一些小建議。
非常感謝醫師的分享。二年前有跟友人談論到解剖列車這本書,主要以”非”活體來描述筋膜特徵,而《活體》的筋膜也是這麼一回事嗎?可能不是,但很明顯地都被一概而論了。《解剖列車》一書分享了筋膜的概念,而實際情況下,唯有《觸診》才能了解狀況,而非猜測或是套用書上的答案。
當然,「知識是一件事,摸不摸得到(做不做得到)又是一件事,能不能解決問題又是一回事。」沒有人沒有盲點,持續學習及思辯。中醫理論談的"筋"與西方談的"筋膜"不一樣。
以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