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John在『Never Let Go』這本書中,將他以前撰寫專欄的文章彙整起來,並且多用有關『人的故事』來啟發讀者想法,『第四篇』談到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故事』都是只有一部分,但沒有了解到整件事情的『全貌』,真是值得深思。
很多時候我們聽故事都會喜歡聽自己『有興趣』的一部分,想想自己有時候真的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就是『選擇性』傾聽自己想聽的一部分,但這樣真的會失真了。Dan John舉了幾個例子:
一、在北京奧運後,有許多人問他,牙買加百米選手是不是有用『禁藥』,他回答『或許』真的有那麼千萬分之一的機會,就是『或許』吧。但他相信,很快的我們就會聽到『故事的全貌』,可能有『新』的訓練方法或是我們都知道但『忽略』的部分。也就是,答案會比我們所『想』的更『清楚』。
二、東德女子游泳選手制霸1976年奧運,很多觀察家認為是因為運用『電腦』來精確地設計訓練課程,而不是因為基礎科學訓練。這個電腦系統對東德女子游泳選手來說可行,因為她們稱霸了1976年前後,但為什麼東德『男子』選手沒有稱霸呢?或許電腦系統有點幫助,但或許將『女子』選手訓練成類似『男子』選手才是『故事的全貌』吧。
三、『等長收縮』(Functional isometric contractions)訓練是1960年代的風潮,Dan John指出有許多美式足球隊都號稱每天只用了幾分鐘的『等長收縮』訓練就可以一夜之間變得很強壯(Won overnight),他指出任何一種訓練計畫只要號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增強肌力,一定會引起大家的注意。但直到Terry Todd 和John Fair打開了大門,人們才知道『故事的全貌』是『同化激素』(anabolic steroids)。雖然不是『等長收縮』幫助了選手增強肌力,但Dan John還是讓故事延續下去了:
◉『等長收縮』(Functional isometric contractions):
Dan John多年前曾經在Clean這個項目中的『站立起來』遇到瓶頸,他向Dick Smith請益,得到的回覆為練習dead-stop front squat,因為這樣有助於解決『困難/障礙點』(Sticking point),特別是『dead-stop』就是不能運用『彈震』(Rebound/bounce),而這也適用於仰臥推舉/軍事推舉。因此對他來說『故事的全貌』是『等長收縮』是有效的訓練,幫助他解決一些困難的問題。
◉A(上半身動作模式訓練)+B(全身動作模式訓練)+C(核心訓練)=D(結果/目標):
Dan John指出當它增加B時,D的成效就會很好,因此不論D為何,若把B捨棄,是非常不智的;通常來說增加A對D也有些幫助,但你很難看到A的價值。但C呢?通常來說,感覺對D沒有什麼幫助,但『故事的全貌』,若是C下降,將會直接影響A,B,因此也就是直接影響到D囉,換句話說,C支撐訓練目標就好像它保護我們的內在器官一樣重要喔。
◉減重是與『強度』(Intensity)有關的:
Dan John指出他接到數以萬計的電子郵件,詢問他有關Tabata 和HIIT訓練對減重的效益,通常他的回答就是在Tabata時試試看『前蹲舉』(95/65磅),HIIT試試看『農夫走路』(左右手各105磅),因為通常人們都會用仰臥起坐/跑步來訓練Tabata 和HIIT,但這就像街頭踢球的球隊與職業球隊的比較,『強度』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故事的全貌』就是試試看這些較強的訓練方式吧。
---
[小講談] DAN JOHN 課表設計與持續評估之思維理哲分享
http://www.unclesam.cc/blog/?p=2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