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Shade Maker Team 學員上課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日常生活之中,每天都會運用身體去執行一些活動,如抱小孩、炒菜、掃地、搬重物、走路、上下樓梯,也會聽到人說,腰酸背痛、膝蓋不舒服、甚至活動上已經比較不自在。
身體是很神奇生物構造,就算我們使用上不恰當,它也會盡量「自動」協助我們完成動作:多數人腳痛依舊可以走路、膝蓋痛依舊上下樓梯、、、。
但什麼是恰當的?
從醫學統計來看老年人意外身故,絕多數是跌倒併發其併發症。
從研究數據來看老年人是非常適合或需要重量訓練?可以預防/減緩骨質疏鬆,提升肌耐力預防跌倒。
是否可以斷言肌耐力訓練是恰當的?是不是只要有做肌耐力訓練就可以?
登山是一個非常全面的身體活動,需要高度的協調。極少人注意到在通過一個困難地形時是單腳踩在一個極小的固定點,諸多墜落意外是從這邊開始。可以觀察山友的平衡(?)、運用身體的不流暢、肌力施展不出來、甚至腳在發抖。這是肌力不足嗎?
當初選擇在山姆伯伯訓練是歷經很長一段時間。從搜尋相關文章開始認識,再到講座課程的初試水溫,評估是否恰當?最後投入山姆伯伯的懷裡(誤)
現在甚至會請山姆伯伯來幫山友上指導RPR(反射性能重置:Reflexive Performance Reset)。以前登山結束或期間,諸多山友會遇到的膝蓋不適、背痛,都會立刻被改善。
山姆伯伯提供的訓練內容或教育課程都有一個很重要的檢驗:運動(活動)表現。如果這個訓練是無法真實在生活中提升效益,那這訓練就不會出現在山姆教練的菜單。
再回頭看登山過程通過困難地形:山姆在訓練上一開始直接就讓我在一個非雙腳著地的狀態訓練下肢肌力與核心肌群,接著再針對這個要點變換不同的動作類型與重量,讓我可以在困難地形上先穩住下肢,再從事其它活動。
訓練如果只是一直強調肌力發展,實際上是很快運到瓶頸與傷害!在這之前還有前置作業要完成:關節活動度。當關節活動度逐漸下降時,表現出來的徵兆是駝背、手可能舉不高、身體不平衡、走路容易跌倒,甚至呼吸不流暢;這部分極少人會注意,山姆也將這部分融入其課程之中。就算不強調強度,那至少要試試什麼是恰當或正確的使用身體,或理解知道原來我們都疏忽或沒有照顧到自己的身體。
而訓練中,最後也會牽扯到飲食。山姆透過自身大量閱讀、實驗,還請國訓中心的營養師上課,而在課程中,山姆立馬就直接運用。
在山姆伯伯這邊上課,讓人彷若置身於全球最頂級運動訓練中心:都是最新的研究報告。而山姆非常大方熱情的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
我是一個以帶爬山(山域嚮導)、背負器材(協作)、引導山友(登山教練)為收入的工作者。從自身觀察與快速調查從事這樣工作的平均壽命大約落在五十三歲左右,原因幾乎都是有八成以上膝蓋爆掉,其它都是因為不堪受傷所苦或殞落於山林間。
我來上課只是確保我的登山壽命以及追求工作表現。 過去在擔任協作角色時,很有可能因為負重造成肌肉疲乏,甚至需要比較長時間恢復,在訓練後,我可以輕易的啟動身上較大的肌肉出來工作,而且這次疲勞也都可以在一個晚上的休息恢復,隔天又可以正常且高效率;至於困難地形上,我可以更穩固的踩踏,並且空出雙手協助隊友通過,而我知道這樣還有餘力。
我有信心在山姆的懷抱(誤)可以完成我的理想。
更多學員心得,可以《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