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享一篇「奧運埃及桌球選手的行為:運動家精神」文章,其運動員自我鼓勵的方式,在《別斃了那隻狗(改版)》有詳細的說明,雖然看書書是覺得在訓練狗的,但其實仔細去看,它也在談「人類」的行為,適合運用在人身上。
運動員在有好表現時,對自己的稱讚,如握拳、筆大拇指、振奮高喊等,運用「正增強原則」來強化好的表現,增加該行為發生的頻率,書上有提到一個例子:
一位律師熱愛打迴力球,原本習慣在出錯時罵髒話,但現在會試著在打出好球時稱讚自己。
起初他覺得自己真是個大傻瓜,因為每次打了好球就對自己說:「幹得好!彼特,真有你的!」
後來我開始打得越來越好,在迴力球俱樂部的排名比以前升高了四級,把過去一些很難搶分的對手打的七零八落,而且我也獲得了更多樂趣,我不再大罵自己,賽後不會感到生氣失望。
打了一個壞球,那沒什麼好在意的,之後就能打出好球。我發現自己最愛看到對手犯錯、生氣、扔球拍,我知道這些舉動對球賽毫無幫助,所以我只要微笑就好了…
在從事肌力教學上,也是同樣的原則,當出現「好」的動作時,教練應該馬上給予稱讚,而當出現錯誤的動作時,不需要刻意去強調,只要馬上中止動作,然後教練在給予學員適時的「提示語」來修正他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