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講座影片] 公開分享的力量』講座,問到一個問題「當您聽到原來你”只”會這個,或許覺得是一種負面言詞!?」
▼山姆伯伯:
或許以前會這樣認為,但現在反而覺得,若您只有一把刀,而且很利,其實就真得夠了。但您怎麼知道刀夠利了?我想,從來不會認為刀夠利了,因為當我們認為刀夠利了,就會停止學習,而這時就是刀變鈍的開始。
當持續的面對不同的學生或客戶來累積,再加上持續閱讀(包括同主題的深入學習及不同主題的雜學),自然會累積出自己的信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喜歡說的一句話:「若學生問你問題,您一分鐘答不出,我認為您的刀就不夠利。」
▼徐國峰:
我想從這個議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第二》)。在講課前要很明確知道什麼是自己已經知道的(已經研究過),有什麼是自己不知道的,這才是真正的知道。所以一項專業研究到「透徹」時應該能回答該專業中的所有問題,但能回答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用學員能聽懂的語言回答出來,不能只是用術語或書上讀來的的專業知識直接拋給學員,若你的回答學員聽不懂也算是無用的答案。這是「轉譯」的功夫。
轉譯是第三步,也最少人做的一步。第一步是「找」到好的文獻,第二步是咀嚼、消化「吸收」硬資料,第三步才是轉譯: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轉譯成他人也容易理解的東西,藉此節省其他人摸索與犯錯的時間。相對來說,「找資料」與「吸收」是比較多人做的事情,但常常做到這一步就直接跳到教學了,少掉「轉譯」的功夫。
回應山姆說的「磨利一把刀就夠了」應該要經過這三個階段才行。最後我想以山姆在臉書上發表的一個故事作結:「我曾經看過一位國際大型比賽得名的麵包師父說,當他在比賽前找尋當地特殊食材時,有一位農民說:『你們麵包師父都瘋了嗎?一直在思考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麵包,但為什麼不去思考做的跟別人一樣,但做的更好。』重點並不在與別人『不一樣』,而是『做好、做得更好、做到最好』。」
===>【公開分享的力量問與答】:https://goo.gl/3L1U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