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書上所教的動作就哪些,怎麼變化呢?書上有一個核心觀念源自加拿大知名的體能教練 Charles Poliquin:「Variation without change.」中文可以解釋在「不改變基本動作模式下進行變化」,在書上這套系統中,歸納出的基本動作如下:
上肢水平推/拉
上肢垂直拉/拉
下肢拉(髖主導)
下肢拉(膝主導)
核心抗伸展/抗側向屈曲/抗旋轉
農夫走路
同一個動作模式,可以怎麼變化呢?
一:漸進負荷(如:每週增加5磅~10磅)
二:漸進動作(如:從分腿蹲漸進到後腳抬高蹲,或從分腿蹲到單腳蹲)
三:更改負重位置(如:酒杯式、前負荷式、單手架式、雙手持負重式)
每個課表進行3~4週再進行改變,理論上,訓練經驗愈久的人,避免遇到撞牆期,可能3週就要改變課表(如:動作、強度等),但對於一般初學者或剛訓練的人,不需要太頻繁的換課表,可能同份課表進行4週,您仍然會發現他持續在進步中,怎麼觀察出來呢?看客戶每週的重量,是否有持續在進步中,還是已經卡住了。
當然,卡住沒進步,不見得是客戶遇到撞牆期,也可能是「恢復不足(或者說給予的訓練壓力太高)」,課表可能也要進行調整,可以考慮「最低系統負荷」的觀念,客人同樣可以獲得訓練效果,但又不會帶給客戶過多的壓力。雖然理論上,您可以請忙碌的客戶多找時間休息恢復,但坦白說,這實際執行上很困難,就好像,別人請您多睡一點、少教一點課,這可行嗎?
而關於透過肌力訓練來預防骨質疏鬆症的議題,坦白說,核心觀念很簡單,「漸進負荷」,不要認為拉拉彈力帶、做些徒手訓練就可以改善骨質密度,這種是商業口號。事實上,漸進的讓身體承受負荷就能達到改善骨質密度的效果,比方說,每週增加5磅的重量,10週就增加50磅以上,骨質密度就會獲得提升。持續慢慢的進步,不間斷,不受傷,每個人都能獲得更強壯的身體與更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