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友徐國峰的「【 Squat 該翻成「深蹲」還是「蹲舉」?】」文章,想起如何命名「動作名稱」,在《Secrets of Successful Program Design》的第24頁有提到:
器材名稱 – 位置 – 動作
寫成「器材-位置-動作」,一方面容易標準化命名,一方面也容易讓民眾從名稱上了解動作,像是:
徒手深蹲
槓鈴背負荷式深蹲
槓鈴前負荷式深蹲
槓鈴雙手過頭式深蹲
啞鈴酒杯式深蹲
啞鈴酒杯式單腳深蹲
而蹲下的距離,可以加在最前面
1/4 徒手深蹲
1/2 槓鈴背負荷深蹲
之前在辦講座時,就有人問到:「為什麼以下的影片不叫硬舉?為什麼叫"箱上拉"、"架上拉"?」我覺得這是命名習慣的問題,還是有人叫做箱上硬舉、架上硬舉,普遍來看,從「"地面"」把重量拉起的動作,稱「“硬舉(Deadlift)」",像是壺鈴硬舉、槓鈴硬舉、六角槓硬舉等;但不是從地面把重量拉起的動作,反而會稱為「"拉(Pull)"」,像是以下影片的箱上拉、架上拉等。
這種專業的術語,方便圈內人縮短溝通時間,但不見得讓一般人可以從命名上去連結到動作本身,所以我是習慣用「器材名稱 – 位置 – 動作」命名方式:
槓鈴箱上硬舉
槓鈴架上硬舉
這是個人的想法,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