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美國教練 Dan John 寫的書時,看到了這句話「This is a drill, not the skill.」這讓我想起曾經聽過的一句話「若身為教練,您的選手或客人不會做深蹲,這就代表你教的不好?」或者以看到有的教練分享客人做爆發力舉重動作時,總會有人在動作中挑問題。到底教練的專業是什麼呢?我想重點在於教練是否能挑出適合於客人的動作,讓他們能夠在【無疼痛】的過程下愈來愈強壯、選手的運動表現愈來愈好。肌力訓練過程最重要的就是無疼痛訓練,接著是預防運動傷害,最後才是提升運動表現。
下方是美國冰球隊在MBSC訓練機構訓練的影片,曾經討論過髖關節沒有完全伸展的「情況」。冰球選手不是舉重選手,我們是否需要強調完整的三關節伸展,不斷的修正技術及動作,直到動作完美後才開始增加重量呢?或者,依照選手現有的動作,只要能夠逐漸增加負荷,沒有疼痛的情況下,就讓選手自然的速行呢?沒有標準答案,但值得思考討論。
【無疼痛】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若在訓練中受傷,直接影響到客人的生活、工作、專項訓練或是比賽。比方說,家庭主婦在學習前蹲舉(Front Squats)時,手腕十分的疼痛,但教練卻跟她說,動作做久了手腕就不會痛了。主婦當天的課表是完成了,但帶著手腕疼痛的情況下回到生活,導致她無法進行烹飪;或者,職業網球選手,肌力教練安排前蹲舉給他,結果傷到手腕,導致他無法參加積分賽。
其實有受傷風險低、操作簡單但有效的動作,可以讓客人身體愈來愈強壯。客人的身份不是教練,他們未必需要進行或是熟練複雜的動作。曾經有人跟山姆提壺鈴上膊或壺鈴抓舉,因為學習這個動作時,前臂瘀青再加上手腕疼痛,該怎麼辦?實際狀況,山姆並沒有仔細問,但若我是他的教練,或許會換其它的動作來讓他練習,比方說,啞鈴抓舉,同樣都有訓練爆發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