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桶篇] 肌肉筋膜放鬆示範-臀中肌(臀部側邊)
之前分享髖關節後側(臀部)與前側(髖屈肌)的放鬆,這篇來分享髖關節側邊(臀中肌)的放鬆,區域怎麼找?褲子側線最上端靠近腰的地方,放鬆肌肉區域,不是按壓骨頭。 操作方式與《筋膜放鬆示範》依然一樣: ① 前後來回×5次: 前後來回的按壓。 ② 左右翻動×5次: 在痠的區域上進行身體左右微幅的翻動。 ③ 激痛點按壓法(活動鄰近關節): 讓髖關節進行屈曲及伸展(膝蓋往前屈曲,往後延伸)...
View Article訓練前進行靜態伸展會影響肌力及爆發力表現?
「到底運動前能不能進行靜態伸展?」、「靜態伸展會影響肌力及爆發力的表現?」關於這二個問題。首先,靜態伸展的目的是什麼呢?以美國EXOS訓練機構來說,免費的線上課程《Movement Preparation》有提到,主要是增加肌肉的柔軟度並減少肌肉的僵硬,而伸展時間的長度可能影響到運動表現: ゝ靜態伸展低於30秒對於運動表現沒有負面影響。 ゝ靜態伸展大於60秒對於運動表現會有負面影響。...
View Article淺談跑步運動傷害:夾脛症(強度增加)
前幾個月有設定一場路跑賽事目標,針對此目標有調整了一下以往的練跑模式,強度與訓練量都拉高,每週有兩天是跟社團訓練速度跑,假日則是中長距離訓練耐力(12-20公里),其餘時間則是在健身房做其他運動轉換,(一週約休息1-2天)。 剛開始實行時,不覺得雙腳有任何的狀況,只有跟不上的冏境…....
View Article廚師教深蹲:如何找到一個適當的深蹲動作
初學者在進行深蹲(Squat, 屎掛)動作時,有遇到不少人誤會身體保持自然中立的意思,在啞鈴講座時,有不少初學者會認為【脊椎要與地面呈垂直】才是對的,但事實上,若為了保持脊椎與地面垂直,這時候會感覺到屁股是沒辦法往後坐的,但為了往下蹲,就會出現膝蓋往前推的情況,如下圖左。...
View Article握力=健康?訓練握力得到健康?
最近許多研究已經顯示,握力是整體健康(health and wellness)一個可靠的預測指標。與握力相關的研究指出,握力與心血管風險、手術併發症、住院天數、全死因死亡率有關聯。所以應該針對握力來進行訓練,來得到身體健康嗎?事實上,握力是整體活動及強壯的一個表徵,並不代表努力去來訓練握力能改善健康。 “Stronger People Are Harder To Kill and More...
View Article[滾桶篇] 肌肉筋膜放鬆示範-手臂(肱三頭肌)
大量的臥推、伏地挺身、凳上屈伸(消除掰掰肉/蝴蝶袖)等動作,若缺乏適當的放鬆,可能導致手臂過於緊繃、動作的活動度受到限制、或者是肩頸的疼痛;而對於缺乏活動者,按摩手臂有助於血液循環。之前有介紹使用花生球來進行肱三頭肌的放鬆,今天來分享滾桶篇。 ※ 延伸閱讀 >消除掰掰肉(蝴蝶袖)的凳上屈伸動作風險 >棒球的肌力訓練計劃,DIPS是安全及有效的嗎? 操作的方式與《花生球篇》...
View Article[R8篇] 肌肉筋膜放鬆示範-手臂(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滑鼠手、腔室症候群)
手臂的兩側都能夠按壓,然後繼續往上按到二頭或三頭。雖然動作看似簡單,但對疲勞的肌肉就很有幫助,也能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讓肌肉重拾活動度、力量與耐力。放鬆手臂有助於預防或改善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滑鼠手、腔室症候群(arm pump)(職業摩托越野車手)、淋巴水腫等。...
View Article改善深蹲時夾膝的方法(一)
延續上一篇「廚師教深蹲:如何找到一個適當的深蹲動作」,這篇分享改善深蹲時夾膝的方法,但因為深蹲時夾膝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您可以自己進行「Test & Retest」,在進行以下方法前先蹲一次,進行以下方法後再蹲一次,看動作有沒有獲得改善。...
View Article股四頭肌除了伸展外,還可以做什麼?
在「防止大腿後側受傷:被動活動範圍的維持」有分享 FRC(Functional Range Release)系統中所謂「被動活動範圍的維持(Passive Range Hold)」,股四頭肌放鬆及伸展完之後,可以練習這個動作嗎?可以,但不建議在訓練前進行,因為抽筋與痠痛會影響之後的訓練;可以平常、訓練後或恢復日。 以高跪姿伸展股四頭肌姿勢為例(下圖左),動作是: 1....
View Article大腿後側再怎麼伸展就是緊?保謢張力。
為什麼大腿後側再怎麼伸展就是緊?為什麼有的人柔軟度很好,但還是覺得緊緊的?藉這個機會介紹「保護張力(Protective Tension)」的概念: 保護張力是人體用來防止受傷的機制,常見的例子是有人大腿後側緊繃,原因是骨盆前傾(anterior pelvic...
View Article啞鈴/壺鈴不夠重,分腿蹲如何增加難度?
分腿蹲是一個很好的下肢訓練動作,增加強度的方式,除了漸進負重之外,若面臨到重量只有一個,或者最重只到15公斤,怎麼辦呢?除了可以換成單腳蹲之外,山姆介紹四種增加難度的方式,而這四種可以混合使用,視現有的器材與環境做應變: 一. 漸進負重 二. 減少支撐 三. 增加活動範圍 四. 變換負重位置 一.漸進負重...
View Article中足關節發炎治療方法
上篇寫到小編因為換了一雙新鞋而造成中足關節發炎的狀況,有些跑友回應也會因為這原因產生不適,除了暫時換回自己習慣的鞋款之外,這篇將介紹如何復健與居家按摩達到患處疼痛感降低。 不過,小編的狀況還算是輕微,所以很快就能恢復,但每個人的狀況與受傷程度不同,如果痛感還是沒有得到緩解,建議還是要諮詢專業醫師,才能給予最正確的治療方式。 一.物理治療 1.電療(低頻波)-使用時間 20分鐘...
View Article改善深蹲時夾膝的方法(二)
接續「改善深蹲時夾膝的方法(一)」內容,來分享第二個改善夾膝的方法:改善髖關節內旋活動度,而其實這在《深蹲無法低於水平?試試改善髖關節內旋活動度》有提到內容,但您可能覺得文章中髖關節內旋動作難度太高了,有比較入門的動作嗎?山姆做個分享。 從俯臥姿的動作來入門: ① 全身趴在地上,然後左腳屈膝90度貼於地面。 ② 吸氣(7分飽),閉氣,全身縮緊之後,然後讓左腳腳掌往上抬,身體其它部位依舊貼於地面。 ③...
View Article「站著工作比坐的來的好?」科學不同意!
針對20項研究所做的分析,沒有充分證據指出「站著工作比坐的來的好」。而即便站著可能比坐著來的更好,但身體仍然是靜態的,事實上,現今的我們每日需要更多的動態。 我一直渴望得到一個站立式的工作桌。畢竟,久坐如同吸菸。顯然地,一個站立式的工作桌會阻止我坐著,而站著工作真得比坐著來的好很多,對嗎?科學並沒有同意這個說法。研究發現,坐的時間太多會增加心臟衰竭(heart...
View Article[影片]徐國峰之自行車踩踏技術-怎麼騎自行車比較有效率呢?畫圓嗎?
很高興邀請到山姆的好朋友徐國峰教練來分享關於【自行車踩踏技術】的主題,首先,今天要分享的是「怎麼騎自行車比較有效率呢?畫圓嗎?」內容會提到: 。踩踏功率Power的公式 。最有效率的踩踏點,三點鐘方向;其它點用同樣的力,沒辦法產生這麼有效率的功。 。「畫圓」是最有效率的踩踏技術? 。整個踩踏過程都要持續的用力踏? 。環法選手怎麼踩的?力的分布圖。 。買卡鞋是為了驅動後輪?...
View Article[影片]徐國峰之自行車踩踏技術-肌力愈大的人,自行車衝刺愈快?
繼上一篇《怎麼騎自行車比較有效率呢?》之後,這篇要分享的是【肌力愈大的人,自行車衝刺愈快? 】,影片提到的內容包括: 。肌力愈大的人,自行車衝刺愈快? 。人可以踩踏的最大力量是體重。 。騎乘時,哪三個部位承擔騎士的體重? 。加速,其實是將更多的體重分擔到踏板上,比方說,爬坡的時候,身體站起來。 。為什麼騎車時,車體會搖擺呢? 。要如何把體重分擔到踏板上呢? 。如何創造失重?上拉。...
View Article[影片]徐國峰之自行車踩踏技術-最大肌力對於自行車手對幫助是什麼?
在上一篇《肌力愈大的人,自行車衝刺愈快?》提到,踩踏的最大力量是【體重】,肌力大的人不一定騎的比較快,但如果是這樣,自行車手為什麼要練最大 肌力呢?有什麼幫助呢?影片內容會提到: 。完全的踩踏姿勢(計時Model)。 。Lance Armstrong 及 Guy Crawford 的最大肌力基本上都是2倍體重(深蹲)。 。單腳所承受的體重大於、等於或小於體重呢? 。鐵人及自行車選手一定要練最大肌力?...
View Article改善胸椎活動度之仰臥姿90/90胸椎轉體
在「胸椎活動度的重要性及改善方式」文章提到的【仰臥姿90/90胸椎轉體(T-Spine 90/90 Stretch)】的動作,山姆提供一點動作的要點: 1. 動作主要是活動【胸椎】,不是大幅活動腰椎(但腰椎會順勢跟著胸椎轉體);而腰椎以下則是維持穩定不動。簡言之,轉體的角度主要由胸椎所貢獻,而且由它所帶動。 2....
View Article[影片]徐國峰之自行車踩踏技術-自行車手及跑者,最大肌力動作有何不同?
繼上一篇「最大肌力對於自行車手對幫助是什麼? 」文章,在訓練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若希望挑選更接近專項的最大肌力動作時,自行車與跑者有什麼不同呢?此影片會提到的內容: 。自行車與跑者都要練最大肌力,動作有什麼差別呢? 。對自行車選手,深蹲(雙腳及單腳),尤其是單腳。 。對跑者而言,羅馬尼亞式硬舉(雙腳及單腳),尤其單腳。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TaLKdecQ9j4
View ArticleFMS-了解低閾值穩定度與高閾值訓練的差別
了解「低閾值策略(low threshold strategy)」與「高閾值策略(high threshold strategy)」的方法,對於復健及訓練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低閾值必定發生於高閾值之前,以穩定及維持適當的體線;而高閾值也是必要的,但可能因為不良的訓練策略導致功能失常。 □ 定義 。低閾值策略(Low-Threshold Strategy): Slow, tonic, local...
View Article